1.連接優選順序為徒手操作→卡鎖→旋轉幾分之一圈→通用工具操作→旋轉多圈→需用專用工具。
2.警燈警報器連接器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有連接器結構形式,連接點數,電氣、機械性能要求,沖擊、振動和其他環境條件,可靠性,標準化,維修性等。
3.選用連接器時還應考慮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選擇相應類別的連接器如有電磁兼容性要求時選用屏蔽型連接器,有氣密性或防水要求時應選用密封型連接器。
4.選擇合適的連接器類型,使其能提供足夠數量的插針供各屏蔽層端接用。
5.選擇多觸頭的連接器時,應帶有鍵槽、極性(陰或陽)等,應能防止不適當的連接、錯位或錯接。
6.電連接器有源觸頭數目過大時(如大于100),應采用觸頭總數相同的兩個電連接器,以提高可靠性。
7.為防止多個同類型及型號的電連接器插錯,通常應選擇不同型號和針孔排列的電連接器,圓形電連接器可選變鍵槽結構形式。
8.應根據連接器安裝位置空間大小、使用要求及針孔線纜連接形式選擇合適的前裝或后裝電連接器。
9.連接器的觸頭布局應采用標準形式,電源電壓、數字與模擬信號觸頭的安排應與集成電路中的類似,如針8為地、針16為電源電壓。高壓或高頻信號應優先安排在中間,以便使電磁干擾最小。
10.連接器的選擇應保證僅用微小的力就能拆裝,以防止連接器承受高機械應力。
11.盡量避免選用直角外殼的連接器,如果不可避免,在電纜敷設時應特別注意每根電纜的位置以防磨損或傷人。
12.用于電信號輸入設備的電連接器,其插座應為針,反之,插頭應為孔。
13.盡可能選用線簧式接觸件的電連接器。
14.在大電流應用情況下,不應使用額定容量與工作電流相接近的插頭座。
15.在高壓應用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氣隙結構的耐壓程度,應選用超過實際應用電壓值的插頭座。
16.注意插頭座的本身材料耐高溫的標稱值,應選用比實際可能出現高溫要高的插頭座。
17.在應用插頭接頭時,只要條件允許,就將多線接插件中的所有多余觸頭與工作觸頭并聯。
18.印制電路板連接器配合中,應當限制印制板厚度公差范圍。若印制電路板過厚,會使彈性元件彈性變形,過薄則使接觸壓力太小,引起接觸不可靠。
19.應優先采用徒手操作能快速分離的接插件,其次選用以通用工具操作快速解脫的接插件,盡量不用旋轉多圈或需要用專用工具操作的接插件。
20.輔助設備或測試設備的連接器應能迅速而方便地接上并立即工作。
21.在下列場合,警燈警報器必須使用插頭插座連接:
1)在各子系統(分機)、各整件、各部件之間必須使用。不允許用把電纜編成辮子狀直接進入接線盒的形式。
2)在野外條件下需要更換的模件、零件和部件必須使用。不允許采用直接焊接的形式。
22.能采用少量的多芯連接器(多腳接插件)時,就不用大量的少芯連接器(少腳接插件)。
23.應盡量選用有鎖定裝置的連接器。
24.若采用沒有鎖定裝置的連接器時,則在整機設計時,應加壓板或鎖定,以防因振動沖擊而造成接觸表面的磨損。
25.接觸對端接應防止虛焊或連接不良。連接細線很易折斷,應外加段套管對連接處加以保護。
26.選用射頻連接器時應注意頻率范圍,電壓駐波比,插入損耗和射頻泄漏等參數是否適用。
27.選用射頻連接器時其特性阻抗應與同軸電纜特性阻抗相匹配。
28.在高頻同軸連接器上焊接電纜時,電纜外導體應均勻梳平,內外導體焊完后要修光、焊接點處不能變粗,要保持直徑相同;否則高頻駐波比將增高。
29.當使用頻率超過0.1MHz時,若小型化接插件上同時有高電平、低電平和快速脈沖信號傳輸,這時,應特別注意串音干擾,必要時在接觸對之間加接地線、屏蔽隔板或金屬罩。
30.在接插件的接觸端面上可以涂很薄的、抗腐蝕能力很強的潤滑劑,我國生產的接點固體潤滑劑(BY-2)對鍍金和鍍銀接插件是非常適用的。它可以降低插拔力,提高鍍銀表面抗硫化能力,但使用環境溫度不宜超過55℃。
31.SL型系列視頻插頭,一般只適用于300MHz以下。不應用來代替L型系列射頻插頭座來傳輸300MHz以上的信號。
32.連接每一個端頭或接線片的導線數應不多于三根,端接線總的截面積不應超過端頭或接線片的截面積。
33.警燈警報器用于互連組件的接線端子板和接線條,應留有10%,至少不小于兩個備用接線端子。
34.應根據電纜的尺寸及走向要求選擇合適的尾夾尺寸和形式。